第五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

发布日期:2007-07-25

2007年暑期高級學術研修班

 
由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鄉土中國研究中心和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合作主辦的第五屆歷史人類學高級研修班,擬於2007年8月舉行。受教育部研究生司委託,本次研修班同時以“2007年全國歷史人類學研究生暑期學校”名義舉辦。本次研修班旨在通過系列講座、圓桌討論、田野工作實習和實地調查等系統訓練的環節,培養新一代歷史人類學研究人才,推動該學科在中國的發展。
 
 
 
日期: 2007年8月1-13日
地點﹕ 廣州中山大學上課和研討 (2007年8月1-6日)
         廣東東部韓江中游的梅州進行田野調查實習 (2007年8月7-13日)
 
2007年历史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日程表
 
报 到:7月31日(星期二) 入住中山大学留学生楼
第一阶段:上课与研讨(8月1日至8月6日,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永芳堂二楼讲学厅)
日期
上午(9:00-12:00)
下午(15:00-18:00)
晚上(19:30-22:30)
1
第一讲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萧凤霞教授(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
第二讲 历史人类学与台湾研究
庄英章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圆桌讨论
2
第三讲 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
张小军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第四讲 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程美宝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圆桌讨论
3
第五讲 民间契约文书的收集与解读
郑振满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
第六讲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民族学
周大鸣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圆桌讨论
主题演讲:族谱——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
刘志伟教授
(中山大学历史系)
4
第七讲 传说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赵世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陈春声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第八讲 人类学与海外华人研究:历史、区域与认同
刘宏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圆桌讨论
主题演讲:人类学与我
黄应贵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5
第九讲 新自由主义经济下的地方社会
黄应贵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第十讲 宗教文书与乡土社会
科大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蔡志祥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圆桌讨论
6
第十一讲 上位地域概念与口岸网络的历史变迁
滨下武志教授(中山大学)
第十二讲 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
黄淑娉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圆桌讨论
 
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实习(8月7日至13日)
7
从广州乘车往梅州,下午参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房学嘉院长学术报告
入住大埔
8
大埔县百堠村田野调查实习
圆桌讨论
9
10
梅潭河流域田野调查实习(大埔县枫朗镇、双溪镇,饶平县三饶镇,柏松关,福建平和县九峰镇)
圆桌讨论
11
汀江流域乡村田野调查实习(大埔县湖寮镇、茶阳镇,福建省永定县中川村)
入住嘉应学院
圆桌讨论
12
梅州乡村田野调查实习(泮坑公王庙、丙村围龙屋、阴那山灵光寺)
圆桌讨论
闭幕式
13
乘车回广州,返程
 
第三阶段:田野调查及撰写研究报告(8月14日至12月31日)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导修及田野实习导师:
黄国信教授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刘永华副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
张应强教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黄向春副教授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吴 滔副教授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饶伟新副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
温春来副教授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张小也副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室
肖文评副教授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邓庆平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室
张 侃副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 刘正刚教授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罗康隆教授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